“唐之建筑风格,既以倔强粗壮胜,其手法又以柔和精美见长,诚蔚然大观。”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唐风古韵,如今何处寻?
20世纪30年代有一种说法是,要看唐代木结构建筑只能去日本。但是梁思成、林徽因始终坚信中国有唐代建筑。1937年,他们与营造学社同仁前往山西,历经艰险在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唐代的建筑、绘画、雕塑之盛景历历在目。
俯瞰祇园
在上海,宝山祇园则重现了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唐风古韵,并即将向公众开放。
祇园位于宝山区罗店镇,占地近40亩,其内部建有金塔、佛香阁、松涛轩、闻钟水榭、廊桥、花雨亭、北门、东门等建筑,木结构建筑及唐式园林的融合,向世人展露其别具一格的唐式园林风采。
开园在即,在阅读建筑中探寻这样一个疑问,科创主阵地任务当前,宝山为何要积极擦亮文化“软实力”?
营造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一项民族瑰宝。
在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复兴之路上,宝山历经15年,围绕传统营造技艺的重新发掘、研发、再造、保护,极具探索性地实践了一个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优秀传承案例。
2011年,宝山区政府在宝山寺东侧辟地30余亩,作为祇园用地。
祇园设计以唐代园林为建筑蓝本精心造园,将江南造园的精巧典雅原则运用到景观建筑设计中,结合宝山寺唐式建筑群的大背景,重新梳理建筑和园林的互补对景关系,并将园林内的景观建筑与禅意的园林结合起来成为景观的重要参与者,创造有传统建筑文化底蕴的独特景观园林。
祇园水心榭
木寿千年。中国传统建筑,全木材料,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钉子,建筑的寿命更长久。在这里用到的所有选材及做法,都是根据一千年前宋朝李诫修撰写的《营造法式》要求来选定的。
祇园内的建筑布局主要以金塔为中心位置展开,从南向北中轴线依次布置有金塔、水心榭、松涛轩和佛香阁,山水造景成组团化布置穿插其中。另有管理楼、妙喜亭、桥亭、东门等单体建筑。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